记者近日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获悉,青海以加强农业科技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为牵引,以强化农业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与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青海精准实施项目,强化科技供给,以牦牛、藏羊、马铃薯、春油菜、青稞、饲草、枸杞等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绿色有机农业技术路线布局。“十四五”以来,资助经费超4.5亿元,围绕现代种业、农业高效生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37项。
统筹创新资源,加快平台建设,不断提高青藏高原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设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建成保存能力达40万份的动物组织DNA样品自动存取库,已保存种质资源1万份。上线运行种质库数据管理与应用云服务平台,实现种质资源入库分发全过程在线管理。完成青藏高原国家种质资源库网站建设,与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平台等国家级平台对接。
立足省情实际,创新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省40个涉农县(市、区)选派科技特派员1000名、布局建立工作站100个以上。累计认定“科技小院”13家,面向我省特色水果、冷凉蔬菜、油菜、青稞、饲草、牦牛等产业开展科技服务,持续打造科技特派员工作升级版。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小院,不断完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
推进农业科技协同攻关,破解技术难题,促进成果产出。在油菜产业方面,育出世界上首个有限花序油菜杂交品种“青杂有限1号”,“青杂12号”创我国北方春油菜集中连片种植区域的高产纪录。在马铃薯产业方面,育成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在多个主产区创造亩产万斤的纪录,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基因库。在小麦产业方面,采用“染色体区段+单基因位点”的现代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方案,建立青海春小麦品种优质抗病性状的精确设计与改良技术体系。在藏羊牦牛产业方面,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实现藏母羊从一年一产到三年五产的跨越。(记者 郭靓)